学校公共生活的省思与建构
分类:
- 管理与评价
¥1.4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他者并非他人,而是“他异性”,任何共在都是异在着的共在,公共生活的本性要求“我”与“他者”共同在场。从“他者”视角审视当前学校公共生活状况,作为一种准公共领域的学校往往表现出诸多的非公共性问题,然而,承认他者、正视异质又是主体我和现代学校教育不能回避的原则,是直抵教育生活公共属性的关键条件。基于此,如何让“他者”在学校公共生活中真实出场巫待得到解答。
关 键 词:学校公共生活:他者:伦理共在
课题来源: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2019 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叙事的变革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EEA19048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林鹏(1987- ),湖北孝感人,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当代史;王雅丽(1989-),安徽马鞍山人,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理论与实践。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