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评价的诠释品格.
分类:
- 管理与评价
¥0.8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当前不少课堂评价深受测量心理学影响,往往被定位于测量学生学业成就为目的,未能体现教育评价的精髓。在很大程度上,课堂评价不在于测量取向,而在于诠释取向。这种诠释维度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诠释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诠释过程是个探究过程。前者源于课堂评价的性质。后者涉及怎么理解诠释者与诠释对象的关系、诠释循环中的封闭性与开放性、诠释中经验的概念、诠释经验中的“问题-结果”模式、反思行动等五个议题。这些课堂评价诠释品格的揭示对我国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关 键 词:课堂评价:测量心理学:诠释学
课题来源: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共同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编号:BHA19015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邵朝友/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发展与评价;杨宇凡/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发展与评价;韩文杰/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发展与评价。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