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资本到组织资本:基础教育集团化 办学的范式转换与实践路径

从人力资本到组织资本:基础教育集团化 办学的范式转换与实践路径

3

分类: 

  • 管理与评价
¥1.4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当前,我国集团化办学存在组织结构松散、校际壁垒屏障、资源单向输出等效能风险,其根源在于教育集团依然延续传统单体学校的人力资本办学范式。组织资本来自人力资本的社会属性,是一种不随人员流转而减少的无形知识资产,使教育资源得以摆脱“校本所有”的效能局限。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是组织资本生成的基本条件,教师个体知识经过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凝结为教育集团组织知识。教育集团增强组织资本需要培育注重共享交流的组织文化,完善集团组织学习制度保障,构建横向支撑的集团组织结构,唯此才能将集团化办学的组织优势转变为良好的治理效能。
关 键 词:集团化办学:组织资本:人力资本:组织知识
课题来源:本文系 2018 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重点资助项目“优质均衡取向下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组织效能研究”(项目编号:C-a/2018/01/08)、2020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名校集团化办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ISK202002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朱守信(1988-),男,安徽金寨人,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符月梅.
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