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失败”:深度学习的支架

“有效性失败”:深度学习的支架

分类: 

  • 课程与教学
¥1.4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当课堂教学变得无法容忍学生的“失败”,学习就会简化为表演式的、浅层化的“验证性”活动.摘深度学习就不能真正发生。学习正是伴随着有设计的失败向思维深处徐徐展开的。要走向“深度学习”就必然要克服“正确文化”,拥抱“有效性失败”。“有效性失败”的教学表达是“先学后教”,其过程包括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形成认知冲突;教师指导对比方案,学生关注概念深层特征;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实现迁移运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反复经历思维爬坡并最终走向思维纵深。为使学生在课堂中经历“有效性失败”,需要以挑战性的学习大任务让学生经历“失败”,以“低利害”的文化氛围与高效的课堂互动规则让学生敢于“失败”,以持续提升探究意识与教学机智让教师接纳、利用并转化“失败”,最终指向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关 键 词:有效性失败;深度学习;内在机制;学习认知;实施路径
课题来源: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学科育人视角下“新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A/2021/1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登挥(1986-),河南新乡人,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洪敏(1997-),江苏盐城人,江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