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课程建设的三种境界及其反思

乡土课程建设的三种境界及其反思

3

分类: 

  • 课程与教学
¥1.4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要:以往关于乡土课程的研究并未将“学生”放置在研究的中心。境界视角的引入,有助于重新摘审视不同学校的乡土课程实践,将“学生”带回乡土课程研究的中心。相比于“参观展览”境界中学生的缺失以及“局部添加”境界中部分学生的出彩。“化民成俗”境界更加强调所有学生的发展。要引导乡土课程建设逐渐从“参观展览”境界或“局部添加”境界走向“化民成俗”境界,必须跳出资源的思维,摆脱加减法的两难,重新思考乡土的意义,将乡土视为一种育人的方式,寻求整个育人体系的变革。关 键 词:乡土课程:“参观展览”境界:“局部添加”境界:“化民成俗”境界
作者简介:段会冬/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农村教育。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