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执行的制度困境及其纾解
分类:
- 决策参考
¥2.2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双减”政策内蕴的教育理想有赖于政策的有效执行。通过选取来自广西、湖南和湖北3 个省份的学生、家长、校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官员的深度访谈及部分学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双减”政策执行存在“路径依赖”“消极变通”与“规避敷衍”等困境,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审视。“双减”政策执行主要受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政策-制度”之间的嵌入关系以及各制度行动主体之间利益博弈的影响。制度约束对政策执行产生基础性与全面性影响。化解“双减”政策执行困境需要进行积极的制度建构:以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明晰的权责关系以及适当的制度弹性降低交易成本:加强政策执行中的制度协同,构建不同制度之间的良好嵌入关系;通过集蕴价值共识,调适个体利益冲突与完善多元共治制度,凝聚政策执行多元力量。
关 键 词:“双减”政策;执行困境;制度分析
课颗来源: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2018 年度国家一般项目“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变革的伦理追求与实践路径”(项目编号:BEA180113)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廖思伦(1989-),男,湖南邵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教育政策:程红艳(1975-),女,湖北随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德育理论。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