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薄弱学校改造政策的变迁研究
分类:
- 决策参考
¥1.8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我国薄弱学校的改造优化政策,历经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逐步构建起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体系。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薄弱学校改造优化的政策有如下演进与发展逻辑其政策历经起步探索、规范建设、适应调整和深入发展四个阶段:从变迁路径上看,路径方面的变革共四次,且强烈的路径依赖性是其演变过程中集中体现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动力机制上看,制度受到国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国家意志的集权管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及政治行动者的初始行为选择的影响;从强烈的路径依赖性的产生原因来看,其源于协同效应、学习效应、受高额成本影响的行政导向选择以及适应性预期
关 键 词:改革开放:薄弱学校:政策变迁:历史制度主义
课颗来源:本文系 2016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云南跨境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源供需形势与优化配置研究”(项目编号:16XSHO11)、云南师范大学 2020 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一基于西双版纳两所职业高级中学的分析”(项目编号YSDYIS202003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个:魏靖(1995-),女,四川南充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与农村教育比较:苏小津(1996-),女,湖北恩施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比较教育:田静(1971-),女,四川西昌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农村教育。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