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获得感的理论内涵、结构模型与生成机理.

教育获得感的理论内涵、结构模型与生成机理.

1

分类: 

  • 基本理论
¥1.4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福要:基于“用户体验”的教育获得感强调学生对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是衡量学生是否“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标尺。建构教育获得感理论体系的主旨在于回答其“是什么感”,“有哪些感”“如何获得此感”。学生的教育获得感是其在知识获取、能力发展、人格成长和社会融入等多方面因有所获而产生的积极情感。教育获得感的理论体系是由感知主体、供给客体、内容维度和保障机制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感知内容上呈现为学习、心理、社会、身体和成长共五个维度的获得感。学生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是多因素协同,由“期望-满足-认同”的内生机理和“期望-整合-反馈”的外生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关 键 词:教育获得感:理论内涵:结构模型:生成机理课题来源: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代残障学生教育获得感的体认、测评及政策回应研究”(项目编号:18SHD345)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庞文/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