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自发性同伴互助学习小组的动因、运行与效果探究

来华留学生自发性同伴互助学习小组的动因、运行与效果探究

4

分类: 

  • 科研导航
¥1.6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已成为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一种自发现象。本文通过对来华留学生自发性同伴互助学习小组成员的访谈分析发现,互助小组具有满足留学生群体在跨文化情境下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功能,在提升学业成就和学习获得感的同时,也发挥着促进人际交往、提供情感支持和共享知识经验的作用。学业压力、交往需要和成就动机是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形成的动因,自发性、平等自治和对话讨论是不同类型互助小组的共性特征,知识共享和意义建构是互助小组成员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研究也发现自发性互助小组存在组织松散性、缺乏自我评估及学习策略指导等不足,建议我国高校及教师积极回应当下学习转型的要求,塑造“以促进学习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文化,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同伴互助学习理论。
关 键 词:来华留学生;自发性;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动因;运行效果课题来源: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北京高校南亚国家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TYC015);北京语言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XIGZ201903)的研究成果之作者简介:余蓝/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流动、教育测量与评价;张晓玉/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王自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