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话语的 资源、逻辑及其功能实现

21 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话语的 资源、逻辑及其功能实现

分类: 

  • 课程与教学
¥1.6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课程改革话语是反映课程改革实践过程、引导课程改革实践发展的观念体系,是课程改革过摘程中涌现出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提法,是思考和解决课程改革问题和进行课程改革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21 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话语的形成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教有学理论、课程改革政策理念、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智慧、历史经验和域外课程改革经验等各种资源,遵循以课程问题为中心,以课程改革实践和事实为支撑,以信息时代为参照,以大众化为取向,以多种要素为依托的逻辑。要发挥课程改革话语的功能,就要充分发挥课程改革话语对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引导作用,形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课程改革的独特话语体系,推动中国特色课程文化的发展,聚焦课程改革问题的解决,促进课程改革话语大众化,不断提高课程改革话语的影响力。
关 键 词:课程改革话语;资源;逻辑;功能
课题来源: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中国成立 70 年基础教育课程话语变迁的历史阶段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BHA19014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段兆兵(1965-),男,甘肃渭源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顾宇涵(1993-),女,山东邹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