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榜样教育:德性伦理学的视角
分类:
- 道德教育
¥1.8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要:榜样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是德育领域历久弥新的讨论话题。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研摘究层面还是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人们对于道德榜样的认识大多局限在唤醒儿童对高度概括化了的道德规则的认知,继而起到时时处处提醒儿童不要违背这些道德规则的层面。然而德性伦理学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儿童的优良品格,品格教育起初的目的是通过循循善诱和榜样的作用,逐渐培养儿童养成遵照道德规则行事的习惯,进而儿童要在道德实践中渐渐养成“向善的心性”,也即趋善。趋善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鉴于此,德性伦理学视域下的道德榜样教育应当以儿童优良品格的养成与习得为目的而不断反思,并选择其路径,最终使儿童能敏锐洞察道德榜样所处伦理情境的复杂性,并着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生活反思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道德榜样;德性;德性伦理学
课题来源: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以德性伦理学为基本取向的品格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8JXY207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国祥/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伦理学、教育哲学。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