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真的需要那么多知识吗? 一关于数字化浪潮中“知识过载”的理性抗辩

学生真的需要那么多知识吗? 一关于数字化浪潮中“知识过载”的理性抗辩

3

分类: 

  • 课程与教学
¥1.4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的获取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发生了巨大的形变,学生得以突破时空、物质条件等场外因素案白,在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获取的均衡性与简易性。对于这种数字化浪潮给学生带来的知识际遇,可概括为“教育公平统摄下知识的“易得’与“均衡’”:“学习社会建构中知识的“降调’与“普适’”;“多模态信息境态下知识的“体验’与“交互’”。由此,知识之于学生是否真的越多越好?在理性抗辩中需看到数字化反噬所带来的知识过载现象,即为“知识碎片化下学生学习重心的“失位’”“知识冗杂化下学生的焦点“越位’”“知识迷惑化下学生学习锚点的“错位’”。进而,针对知识过载的应对策略既要洞悉数字知识的可为与能为,也要思索其中的限度与盲区。对此,应“以大概念统摄知识框架”“以项目引领知识呈现”“以情境外化知识呈现”,由此探求数字时代知识学习的新路向。
关 键 词:数字化浪潮:知识过载:项目式学习课题来源: 本文系2018 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教育评价的实践思维转向研究”(项目编号BAA180018)、2021 年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五育融合,视阅下农村学校教师评价体系更新研究”(项目编号:BFJSJYO0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田莉(1980-),女,云南个旧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胡嘉康(1999-),男,江苏苏州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钟丽(2000-),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