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守规则行为发展困境与对策建议 基于全国 35187 个小学生的实证调查

小学生守规则行为发展困境与对策建议 基于全国 35187 个小学生的实证调查

3

分类: 

  • 决策参考
¥1.8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守规则行为作为底线规则伦理层面的公共道德,是公共道德对人的恰当要求,也为他们朝向美好自我的建构提供了可能。基于 2020 年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的大样本横截面动态数据(77367)中的小学生样本(35187),通过 SPSS22.0 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小学生守规则行为水平正面临着知行不一的道德困境。当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小学生的学业表现越好以及小学生对生活状态越满意,小学生守规则行为表现得越好。另外,道德情感(尤其集体责任感、同情感)对小学生守规则行为表现的影响较大。基于此,以“认识守规则的合理限度”助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以积极道德情感的培育为小学生守规则行为习惯养成注入动力,以提升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增强小学生对生活状态的满意度、转变教师及父母“唯成绩论”的评价观念助力小学生守规则行为水平提升,以“去远”为实践路向助力小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守规则目标。关 键 词:小学生:守规则行为:发展困境:对策建议课题来源: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德育变革研究”(项目编号:KYCX22 142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峰峰(1991-),男,安徽六安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学。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