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人格的内涵及其培育

论生态人格的内涵及其培育

3

分类: 

  • 基本理论
¥1.0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工业文明社会的占有式人格造成了人与自身本性的疏离、人与他人关系的冷漠以及人与自然的紧张对峙。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这一人格图式进行变革,继而确立起一种与其相适应、相匹配的新型人格,即生态人格。生态人格要求作为德性主体的人类在检视与批判占有式人格的基础上,对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道德伦理关系进行创造性的更新,并将道德伦理范围从人类自己延伸至整个自然界,进而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培育生态人格需要高度重视教育的价值。为此,我们需要对学校教育的价值理念、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作出整体性变革。
关 键 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人格;占有式人格课题来源:本文系杭州师范大学省优势特色学科培育项目“具身德育,道德教育的身体转向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TYXK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徐洁/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教育

规格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