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一种“无蔑视”的教育秩序 基于教育蔑视根源的分析
分类:
- 基本理论
¥1.60
购买后有效期:
5 天
摘要:审视现实教育场域,以虐待性、排斥性、侮辱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育蔑视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受教育者人格尊严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人处于一种扭曲的和不完整的发展状态之中。究其根源,教育蔑视问题不仅仅与主体立威、区隔心理有关,而且也有其制度性根源。作为一种道德伤害,蔑视的本质是不承认或者拒绝承认。因此,建构一种“无蔑视”的教育秩序,需要培育教育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的意识:消除“心理边界”,培育主体间“他心想象”的承认能力:变革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建构教育蔑视的消解机2
关 键 词:教育蔑视;人格尊严;教育制度;心理边界;教育承认
课题来源: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大中小学“课程思政”精品项目“基于儿童生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探究”(项目编号:NXSZ20203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雷晓庆(1992-),女,宁夏中卫人,宁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规格属性